跳到主要內容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logo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logotype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

熱門: 員工職務歷年統計資訊廠商及單位名錄

Language
Close
:::
友善列印

最新消息

分享到臉書(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Google+(另開新視窗)
標題 銅鑼科學園區嚴格管控污染總量,對環境最小衝擊下與地方共生共榮
分類 其它
公告單位 企劃組綜合規劃科
公告日期 2021/10/15
 
針對10月15日媒體刊載「力積電」進駐銅鑼科學園區,高毒性氣體增6倍並排入西湖溪相關報導,本局澄清說明如下:
銅鑼科學園區於90年通過環評,環評報告書中酸性氣體排放量是以87年各產業面積排放係數進行推估,因距今達23年,排放係數已不符現況,故進一步檢討分析,配合半導體產業發展需要,參考新竹科學園區內相似規模及製程排放資料進行調整,並提出環境差異分析報告。
本局針對變更後之氫氟酸排放量模擬周界敏感點之合成濃度,濃度值為0.20~0.48 μg/m3,遠低於固定污染源周界標準(52μg/m3),針對民眾關心對農作物造成之影響,因我國沒有相關標準,故以加拿大與歐洲保護農作物標準比對,其濃度仍低於各地標準(0.85~1.1μg/m3)。本局針對空氣污染物之排放均有嚴格的總量管控機制、許可審查及管理,每年均會盤點園區廠商核配總量,確保園區整體在環評要求總量下運作,且針對廠商申請之排放量進行審慎評估,依技術資料或其他廠相同製程研判產出污染物種類及排放量之合理性。未來環差通過後,將要求新進駐半導體廠商之廢氣滯留處理時間參數等設計值需優於法規要求,最佳化防制設施操作,以增加污染物去除率。
本次環評變更,針對氫氟酸係為增加氣體之排放量,並未調整增加廢水中氟離子之濃度,廠商針對氫氟酸使用後的廢液主要是委託合格的清除處理機構清理,並非直接排入廢水處理,廢水中的氟離子濃度仍須符合法規標準。針對民眾關心銅鑼園區污水處理部分,由於污水處理廠放流口之承受水體為西湖溪,考量下游尚有農田水利會灌溉取水渠道取水口,為不影響水體灌溉用途及農作物生長,故環評要求污水處理廠放流水導電度須符合灌溉用水水質標準(導電度750μmho/㎝),本局已規劃高導電度廢水採分流方式,增設處理高導電度設施,預計112年底完工,該設施除一般化學處理單元外,另有薄膜生物反應器、樹脂軟化及RO系統等高級處理設施,處理後之放流水水質將優於其他園區。至於民眾期待污水處理廠放流口向下游延伸至出海口一事,本局已啟動銅鑼園區放流專管排放口向下游延伸之可行性評估,111年6月底前完成評估。
銅鑼污水處理廠放流口已設置廢(污)水自動監測設施,苗栗縣環保局進行連線遠端監控,且環保署及苗栗縣環保局均會定期與不定期加強園區空氣及水污染稽查作業,歷年園區污水處理廠放流水皆無超過標準之情事,另本局每天派員巡檢六處對外雨水放流口,只要有水就監測水溫、PH、導電度,如發現水質異常將立即截流並導入污水下水道系統處理。本局將持續以最嚴謹態度督促園區廠商,並要求園區廠商善盡管理責任,持續努力在對環境最小衝擊下發展,與地方共生共榮。
 
截止日期 2023/10/31
 

回上頁圖示 回至最上方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