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logo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logotype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

熱門: 員工職務歷年統計資訊廠商及單位名錄

Language
Close
:::
友善列印

活動報名

分享到臉書(另開新視窗) 分享到Google+(另開新視窗)
標題 竹科110年度建築法令與建築管理實務研習會
副標題 【綠能建築】回歸生態環保綠建築-以X基地作為案例分享
分類 訓練進修
發布單位 建管組建築審查科
主辦單位 科技部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社團法人新竹市建築師公會
協辦單位 新竹市政府、新竹縣政府
舉辦日期 2021.12.09  09:00 ~ 2021.12.09  12:30
報名日期 2021.11.15~2021.12.03  (截止報名)
舉辦地點 竹科管理局行政大樓一樓簡報室
新竹市新安路2號 goole map
 
「建築是配角,環境才是主角」-日本埼玉縣的鐵路公司西武鐵道打算在2018年引進一款「隱形列車」,由建築設計師妹島和世(Kazuyo Sejima)設計。透明的子彈列車,車身反射沿途風景,遠看就像真的隱形一樣。這個畫面,與張清華創作的過程對環境與建築的關係是類似的--希望建築隱形並融入環境中。
張清華是台灣具有代表性的綠建築設計師,北投圖書館、台北花博新生三館都是她的作品。她對「隱形建築」的構想非常認真:「我們的都市已經夠擁擠複雜了,未來我想設計隱形的建築物,追求單純、樸素的美感,」「建築是環境的配角,協助環境的大戲演得更好。」
「結合綠化的智慧型建築」-科技產業快速發展的今日,若將科技裝置融入建築,可以發展更環保的建築方法,結合成「綠化智慧型建築」。兩者一開始的定義不同,張清華解釋,相較於綠建築依靠設計者的智慧,智慧型建築是一種更為主動(active)、積極的方式。舉例來說:同樣要讓房屋通風涼快,綠建築採用坐北朝南的設計避免太陽西曬,智慧型建築則是在窗戶上加裝感應器,控制窗戶的開關。但如果把這兩者結合,無論對於環境或是對於人們,都是更加便利又環保的方法。
 
聯絡人 吳美觀
聯絡電話 (03)5773311#2623
 

相關附件:

  》(pdf檔)

  》110建管法令研習會課程(pdf檔)


回上頁圖示 回至最上方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