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logo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logotype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

熱門: 員工職務歷年統計資訊廠商及單位名錄

Language
Close
:::
友善列印

貳、科學園區的舵手

 
* 篳路藍縷建園區
* 「品質」就是在小地方做好
* 十年歲月逝匆匆 
* 向你致敬---記一起打拼的夥伴 
 

篳路藍縷建園區

何宜慈(管理局第一任局長)

前言

開始籌設科學園區時,因無前例可循,大家都沒有把握是否能夠成功。如今目睹園區蓬勃發展,內心充滿喜悅。當初所堅持推動的規劃構 想,如單一窗口服務、引進創業型公司、政府資金參與先期投資、土地政策、環境景觀規劃等,現在都證明政府決策的正確。

他山之石

園區設立當時,主要是參考美國的矽谷、波士頓、北卡羅萊納研究三角等三處成功的科學園區;波士頓128號公路(Route 128)以微電腦及國防工業為主,大多是大型跨國企業;北卡羅萊納研究三角園區(Research Triangle)以研究機構為主;矽谷則是提供 良好的環境給創業型公司發展,我們考慮到台灣如引進跨國企業,對技術生根發展較難落實;而以研究發展為主的環境尚未成熟,但台灣教育 水準高、且具創業精神,因此決定採取較有可能在台灣生根的矽谷模式為開發藍本。如今證明這個策略是正確的。

上下齊心

園區籌設時,國內對科技產業十分陌生,但經國先生、行政院孫運璿院長、李國鼎先生及國科會徐賢修主委均大力支持,當時政府很單純 地以發展科技及經濟為目標,相關事務的溝通與決策較為容易。由於政府各部門的支持,園區發展尚稱順利。當時國科會主委徐賢修和繼任的 張明哲都充分授權,我又找到兩個得力助手--一位是童虎副局長,他原來在IBM從事行銷;另一位是李東陽副局長,他的專長是區域規劃,他們 兩人為園區奠下良好的基礎。

在管理局人事制度方面,為了吸引具科技認知及行銷經驗但不具任用資格者進入政府工作,我們建立「聘用」制度,並創立「單一窗口」 ,設「立即辦專線」,提供完善的服務;同時,由於有園區指導委員會的設置,有關跨部會的議題也能很快解決。

業務推動方面,強調法規透明化及「單一窗口服務」,成立「立即辦」專線,要求同仁建立以「服務」代替「管理」的心態,期許同仁「 理直氣和、義正辭婉」。

環境規劃

園區的規劃是以史丹佛研究園區(Stanford Research Park)為藍本,在硬體建設方面,提供「公園化」的環境,保留30%以上的綠地; 此外,園區的開發規劃強調社區化、公園化,有住宅、也籌設了實驗中學,解決回國學人及科技人員子女就學問題,讓他們能安心地在園區工 作生活。

優惠措施

為吸引高科技人才前來投資設廠,尤其是我國留美的高科技人才回國創業,園區除提供租稅的優惠激勵外,也提供標準廠房租賃,讓他們 可以節省自建廠房的資金及時間,很快展開營運。對於營運所需資金,由於當時國內並無創投公司,乃協調行政院開發基金、國科會科學基金 、交通銀行等單位參與先期投資,並訂有技術股的優惠吸引優秀研發技術團隊,對技術創業者幫助很大。

投資引進

在投資引進方面,國內部份,就由大家一起做宣傳;國外部份,則委請國外的accounting firms邀請我們選定的公司,在幾個地方辦說明 會。當時我們一再強調台灣人力的高素質,而且薪資低廉;對華裔科技人,我們則強調在台灣資金取得容易,有利於創業。

二十年前國內對高科技產業尚十分陌生,有關資金的取得十分困難,當時極力引進風險性資金(Venture Capital)的觀念,也就是成立創 投公司、股票店頭市場等。經由多年的發展,目前國內已有創投公司,股票也有上櫃制度,對高科技產業發展幫助很大。

前景展望

民國73年元旦的總統文告中,「科學工業園區」被經國先生列為民國72年國家十大經建成果之一。後來在歷任局長持續努力下,終有今天 的開花結果。

園區發展至今,應注意人才的培育。以往有很多台灣留學生到美國知名大學學習、任教,或任職美國大企業,這幾年已大量減少;而多數 的留美學人回國服務後,如何維持後續高級技術人才的供應,應及早因應。

園區目前的成就有目共睹,很多產品已達一流水準,未來應加強研究發展,政府應建立制度,鼓勵學生畢業後從事研究工作;同時,多 觀察矽谷的產業發展情形及制度的建立,學習其中的優點,這些對提升園區的研究發展會有幫助。對於高科技產業發展趨勢,半導體產業依然 前景看好,無線通訊產業及電子商務系統將是下一波明星產業,再下一波則為生物科技產業。

回頁首

「品質」就是在小地方做好

--懷念李卓顯局長(管理局第二任局長)

(李卓顯局長於民國七十八年十一月退休,離開他付出關懷最多,也最令他懷念的科學工業園區返美定居;但不幸,回美國不久即腦中風 ,傷及記憶力,致無法為「園區二十年專刊」撰文。本文由其在新竹科學園區任職時之秘書呂澄蘭小姐回憶其人其事,撰寫完成。)

園區就是家

「Science Park怎麼樣?」「Science Park很好吧!」「Science Park真是個好地方!」這幾句話是李局長對前往拜訪他的園區朋友一再 掛在嘴邊的「口頭禪」。李局長民國七十三年到園區,當時他對園區的第一印象是處處蟲鳴鳥叫、花木扶疏,一片寧靜、綠意盎然,他就深深 的愛上了這塊園地。因此以企業家的理念與科技人追求卓越的精神提出「以園為家」的願景,希望以人性化的管理來永續經營園區,將園區規 劃建設成為國際人士也能認同的一個有品質、舒適的創業與生活環境。在其卓越的領導與具創意的風格下,擬訂了園區「十年發展計畫」,後 來逐步擴大到結合大新竹縣/市、清大、交大及工研院等,提出建設「科學城」之願景,這些具有創意與前瞻性的方向,對園區未來的發展,產 生很深遠的影響。

充分授權 培養人才

李局長給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有理念、個性率直、待人熱誠、處事樂觀、而且做事有條理與具說服力,局長希望組成大家的團隊共同來 築園區的「夢」。李局長能充分掌握資訊,懂得授權,他將自己定位為「園區公司」的董事長,主要在提出願景(Vision)及調整方向,另外他 花較多的時間在園區整體環境的塑造、園區事業的推廣與形象的建立,在行政與專業業務上,幾乎完全授權由副局長(總經理)及各組室 (生產部門)分層去負責與執行。當時園區仍在萌芽期,在大家(管理局同仁與廠商)堅持理想,全心奉獻與努力下,奠定今日科學園區輝煌 的成果基礎。當時其團隊成員除了薛副主委(香川)之外,尚有李東陽副局長(已過世)及楊世緘先生、何希淳先生、周山一先生;李局長則 全心全力投入勾劃園區及推動園區建設。李局長常說,人是一個單位最重要的資產,所以他鼓勵大家多進修、多充實,要能與廠商同步成長。

管理局是服務站

李局長曾說,園區是培養明日「工業領袖」的大洪爐,展現青年人創業抱負的大好園地。他認為園區管理局的任務是對廠商提供服務,維 持一個良好的投資與研究發展的環境,因此要與園區企業打成一片,隨時為他們服務,解決問題。他要管理局同仁以「服務」代替「管理」, 不斷惕勵,以期日新又新,並說「園區廠商的成功就是我們的成功」。在整個行政組織裡,他強調的是「溝通」、「協調」與「合作」,鼓勵 局裡的同仁要有創新的想法,對不合理,不方便的事,要不斷的提出意見,溝通觀念,讓我們從開發中國家邁入已開發國家。

騎著光陽50cc巡視園區

十五、六年前,相信只要是早起在園區活動的人,每天清晨五、六點左右,總會看到李局長頭戴安全帽,腳登布鞋,騎著一部光陽五十西 西機車穿梭行駛在園區的各條道路上。他看到執勤員警會道聲「辛苦」,他見未戴安全帽的人會趨前勸導,他總是不厭其煩,總是風雨無阻。 每天早晨若見不到他的蹤影,員警總會若有所失,連早起晨跑的阿公阿婆也是關懷倍至。他在園區的一千五百多個日子裡,只要在國內,每天 清晨,當大家都還在熟睡的時候,他已巡遍園區每個角落,檢視那裡出了問題,上班後即找相關單位徹底解決大家沒有注意到的問題及缺失, 他把園區看成自己的家。這就是他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求真務實的工作態度。

騎機車請帶安全帽

「好在是戴了安全帽,真是謝天謝地。」

「要不是李局長的堅持要求,謝天謝地也救不了你。」,這是一段園區廠商員工與員警在交通事故發生後的一段對話。

七十四年李局長看到因園區的快速成長所帶來的交通問題,於是他開始在區內推動交通安全運動。他認為遵守交通秩序,不僅是為了保障 個人與他人的生命安全,更是一個維持社會秩序的基本條件。亞洲新興國家新加坡就以徹底整頓交通聞名於世。因此整頓交通,不是「能與不 能」的問題,而是「為與不為」。李局長親函事業單位主管支持,並親自督飭園區保警嚴格執行交通管理規定及徹底要求騎乘機車戴安全帽、 禮讓行人、停車再開的禮讓風度及取締違規停車等,帶動社會重視法治觀念,共同塑造現代化國民之良好形象,其中又以騎乘機車戴安全帽最 具成效。因此科學園區不僅是全國性的科技重鎮,更是一個培養國民正確的道德觀念,認真守法的示範地區。

顏色不對,請打掉重貼

李局長對整體園區環境,特別是景觀的規劃、維護與環境的品質一向最在意,花費的心血也最多。例如當初位於園區交通樞紐的交通銀行 的外牆顏色與四周建築物的顏色非常不協調,在李局長的堅持下達成修改顏色以搭配整體景觀。李局長要求管理局為園區建築景觀法規制定管 理要點(Building code),來規範園區廠商建廠時景觀規劃之依循,包括在新開發土地時,也先要有景觀的規劃,不是見樹就砍,看山就剷,全部夷為平地後 再來種樹。如七十八公頃的開發,他就請園藝景觀專家來鑑賞高齡老樹,將其移植至人工湖,同時中央公園即為當時軍部的打靶的小山丘,使 園區景觀讓國內外訪客留下獨特先進的印象。

朱銘為「女兒」找到一個「好婆家」

李局長為增添人工湖的藝術品味,特地在人工湖畔,留一平台,將朱銘大師的作品「太極—單鞭下勢」,安置在這座平台上,新竹科學園 區對藝術品的尊重,讓朱銘覺得就好像為「女兒」找到一個「好婆家」,高高興興地嫁出門。同樣的在東方花園及管理局後門亦放置朱銘先生 的兩座作品「十字手太極」及「掰開太極」,以增添園區的人文藝術氣息。

我們為什麼就差那麼一點點?

李局長常常問美國來的朋友:你覺得園區怎麼樣?新竹怎麼樣?台灣怎麼樣?他們總說:「不錯,很好,舒服,方便、也很親切,就是廁 所有點味道。」所以他認為也許我們就是在各方面就差了那麼一點點,所以我們不如美國,不如日本、不如歐洲,甚至不如新加坡。他追求的 就是品質(Quality),他也對「品質」下了個定義:「品質=整齊+清潔+秩序+迅速+精確+守法+尊重自己+尊重別人+溫暖關心+活潑生動+溫馨感 人+藝術品味……」。他對品質的要求可以表現在公務的處理、守法的精神、生活的態度和對「人」的尊重上,而在這方面,他一直認為我們比 起先進國家,就是差了那麼一點。他常說,園區是我們的家,我們有權利要求「她」更好,也有責任讓「她」更好。

「我可以在天堂上看科學城」

當年新竹地方以「租界」和「特區」來批評園區,因此李局長以園區立足於新竹地區,希望把科學園區的資源和地方共享,把鄰近的居民 生活包涵在內,成為共同利益體,於是將科學園區的經驗擴散和地方資源結合成的科學城計畫於焉成形。他離開管裡局時科學城計畫已列入行 政院經建會的十六項公共投資計畫之一。他告訴同仁雖然他可能看不到計畫的完成,但是他說他將來還是可以在「天堂」上看我們替他圓這個 夢(Dream)。李局長生性樂觀無私,他當年心中希望未來的南寮漁港可以媲美舊金山的漁人碼頭(Fisherman’s Wharf) , 而頭前溪則可喻為台灣的查理士河(Charles River) ,新竹舊市區更需更新;如今,在新竹我們有了東門城的新竹之心、南寮 休閒漁港及頭前溪河濱公園,這些都有著李局長科學城的影子。

結語

李局長一再強調「追求卓越」,「要好,就要最好」,「要跳,就要跳得最高」,「園區廠商的成功就是我們的成功」。他期勉大家珍惜 前人所奠下的基礎,繼續發揮團隊精神,為臺灣的高科技產業發展努力以赴。我們也希望他健康日漸好轉,永遠快樂。

回頁首
十年歲月逝匆匆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薛香川(管理局第三任局長)

一、楔子

  我沒有想到會來園區工作,更沒有想到在園區一晃就是十年!十年,可以使一個小學畢業生變成一個大學畢業生,可說是很長的一段 時間,但事後回想起來,很多事情卻又歷歷如繪,就像是昨天一樣,真是光陰似箭!

二、惜緣感恩

  會來園區工作,只能說是「緣」吧。我在美國求學、教書研究十三年後,在民國71年以客座專家的名義回到國科會企劃處,而後做了 兩年企劃處長。75年暑假被調去當生物處長。沒多久,卻因為管理局楊世緘副局長到工業局當局長,當時的國科會主委陳履安先生就在民國75 年11月派我來接副局長。三年後,也就是78年冬李卓顯局長退休,夏前主委漢民先生派我接局長,一直到民國85年5月劉兆玄先生就任國科會主 任委員,我才回到會?堛A務。在管理局工作十年(75?85年),我從四十幾歲的壯年人變成五十幾歲的老年人,我一生中體能及心智最好的時光 都奉獻給了園區。而在園區的十年,也成了我一生中最值得懷念的日子之一。能擁有這些美好的回憶,除了感謝前面提到的幾位長官外,徐賢 修前主委是我常想到的長者。他是第一個提出「科學園區」的構想的人,有他的說服力、他的毅力,才有新竹科學園區的誕生。每次向長官或 外賓做簡報時,我總會提到徐前主委的名字,以表達個人的敬意,也是飲水思源的流露。李卓顯(Choh)局長也是我常感念的人。其實我們有 很多理念很相近,在國科會時,我們住在同一棟宿舍,兩家也常來往,可以說是亦師亦友,一直到現在,我們還保持聯繫。此外,管理局的諸 多同仁也常使我想念和感謝,沒有他們的努力,整個管理局的業務就沒有辦法這麼順利的推展。現在我就利用園區二十週年慶的機會,把一些 點點滴滴寫下來,就算是「雪泥鴻爪」好了。

三、雪泥鴻爪

(一) 經營理念

  設立園區管理局的目的之一是要提供「單一窗口」的服務,凡是園區公司要向政府辦的各種手續都集中在管理局來做。因此管理局的 業務很廣,包括經濟部工業局、國貿局、商業司、投資業務處,內政部營建署、地政司,勞委會、環保署等相關業務。可以說是個跨部會的綜 合性政府機關。

  新竹科學園區特定區有兩千多公頃,其中除園區本身六百公頃外,清華、交大、工研院都在這個特定區內。特定區內的建築執照由我 們管理局核發,有違章建築的話,也由管理局去拆,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又像個小型的市政府。另外,管理局的經費除公務預算外,還有一 個作業基金,基金的運作,盈虧是首要考量。所以基金的存在,就好像我們也負責經營一個公司一樣。更特別的是園區每年有一萬多個訪客, 其中外國訪客維持在四千多人,包括許多政府貴賓。做好招待訪客的事也成為重要業務之一。

  除了業務複雜外,管理局屬中央單位,但座落在新竹縣、市兩個地方政府轄區中間,推動業務時,除和中央單位溝通外,往往需要和 縣市政府、縣市議會協調。由於中央與地方文化不盡相同,往往需要不同的智慧。我覺得管理局業務繁複,實在是一個培育人才的好地方。

  管理局主要的服務對象之一是一群社會的精英份子,他們有國外經驗(園區公司幾乎一半是海外學人回國創設的。);他們高學歷( 公司總經理中,有三分之一是博士,三分之一是碩士,三分之一是學士。)因此我們在經營管理方面,經常努力想做好的有二:

第一、建立正確的服務觀念:

  回國創業的海外學人,在美國的經驗通常是他們去洽公時,不管對方是不是認識,都會笑容滿面,親切服務。因此,我要求同仁們「 把來洽公的人當做自己的親友,把廠商的事當做自己的事」。我們還建立了電腦管制系統,凡是外面來的公文,超過期限沒辦好的都列表出來 ,每星期業務會報上相關主管得提出說明。另外,既然是服務,對別人提出的要求為什麼會不准呢?何況園區的公司都有相當水準,不會隨便 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因此,我要求凡是不准的案件,也由電腦建檔,定期列表追蹤考核。假如同仁對園區廠商書面或口頭的請求不同意時,必 要的話,我會請相關副局長、組長、科長及同仁一起來討論,以廠商的立場來解決問題。李局長說:「管理局應該叫服務局,不該叫管理局。 」這些做法,正合乎他的理念。

第二、建立高品質的觀念:

  不管我們做什麼,我們要求的品質是「已開發國家的水準」。什麼是「已開發國家的水準」呢?我的說法是:「小地方做得很好」。 舉例說,各種手續及表格要設計得簡單易懂,總機也要訓練得客氣有禮。但不管是硬體或軟體,我覺得要將「小地方做得很好」似乎是最難的 事。

  總之,我們希望用經營高科技公司的方法來經營管理局,「低成本、高效率、高品質」是我們追求的目標。事實上園區公司營業額七 年增加了快五倍,我們的人力並沒有增加,但服務的效率卻有增無減。舉例說:我們當年實施的貨物通關自動化作業,將原來需要兩天的作業 流程縮短到四十分鐘,這是當時電腦中心沈寶島主任和同仁們的傑作。

(二) 人才培養

我常說:「同樣一件事,不同的人做,會有不同的結果。」「人」是公司、機關最重要的資產,因此,我花很多的時間來訓練同仁。重 要的公文到我桌上後,假如我覺得觀念上不對,或與事實不合,或文字寫得不通順,而教人看不懂時,我會請相關的副局長、組長及科長三人 ,有時候加上承辦同仁共四人到我辦公室來,大家辯論商談。我通常會用問話的方式來引導他們思考,直到把事情弄清楚,把文句寫通順,讓 不懂的人也看得懂。為了讓他們知道文句的毛病出在那裡,我常會舉個例子說:「你們寫的,有點像『今天天氣很好,我肚子很餓。』」大家 笑得嘴合不起來;這句話的毛病是每一個字都看得懂,兩個句子也對,但合起來的邏輯卻不對。

我也花時間來訓練主管們如何做簡報,由我上課之後,同仁回去準備資料,下次再由同仁來講,由其他同仁和我來講評。至於讓同仁到 外面受訓,我們也經由各組主管推薦可以培養的人選各三名,再由全局的角度來衡量,有計畫的派他們去做各種不同的訓練。

「升遷」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也是一個機關能否維持和諧、團結的重要因素。我們有兩個原則:第一、內升與外補並重,第二、要看 年資,也要看能力。另外,要升科長以上的職位時,我們要問他(她)是否可以做好再高一個的職位?換句話說他潛能如何。要升等的同仁, 不只是靠一般公務員的評分,因為這種評分雖有很多項,但最重要的因素最後卻變成是年資,因此我們另外要求簡報。同仁把自己的工作內容 及心得在會議上報告,再做問題與回答,最後大家打分數,決定前幾名,再由局長圈選。但我都會找兩位副局長、主任秘書及人事主任開會協 商後敲定。我們都沒有私心,幾年下來,管理局同仁的水準基本上是在提升的。遺憾的是,由於較高階的主管職位有限,致使有多位表現很好 的正、副主管雖在同一崗位上辛勤工作很多年,卻無法升遷。

(三) 美化環境

  為了讓高科技的從業人員能在園區內安居、樂業,「美化環境」也列為很重要的工作,我希望能把園區塑造成已開發國家的形象。那 時候我覺得我們台灣還沒有種花、種草的文化,因此,我常常自己開著車載著六組的同仁繞行園區,告訴他們那?堣荈瓣F,那?堹顗灟n剪了, 那?堶n種什麼花或樹。我說新竹風大、又是紅土,別的地方長得很美的花,到園區來不一定長得好,因此我們經過兩年多試驗,找出長得最好 的兩種花卉,分別適合冷及熱兩期生長。兩種花一年互換一次,就可以全年有花。因為經費有限,我請同仁只在進大門的園區一路及科管局前 的廣場種這些花,形成花海。同時,我們又組成一個評審委員,每三個月去評審各個公司的景觀,一年下來,最好的前三名,我們在年底時頒 個獎給他們。目的就是要鼓勵他們把環境美化,像個已開發國家的公司。

(四) 十年計畫

  土地取得最快要五?七年,水電供應的工程也要五?六年,所以我們一定要有長程的十年計畫,才能趕得及十年以後的需要,這就是 「十年計畫」的由來。但「十年」是一段很長的時間,計畫內容常常要隨著情勢變化而修正。民國八十一年時,我們重新檢討原來的「十年計 畫」,費時一年,反覆推敲計算,擬定「園區十年發展計畫」(八十二?九十二),八十二年時園區營業額才1,778億,而我們設定的目標是九 十二年達到一兆營業額、十萬從業人員。當初大家都半信半疑,覺得怎麼可能?現在看來,八十八年營業額有6,510億,八十九年上半年營業額 已達到4,200億,說不一定今年很可能會達到一兆元,最慢明年(九十年)應該就可以達到這個目標。企劃組潘仁聰副組長和同仁們當初對十年 計畫下了不少功夫,今天應該很高興才對!

(五) 高層廠房

  李局長希望能在園區發展軟體產業,因此規劃要建兩棟十九層高的廠房,配合軟體業做特殊的設計,初步構想要蓋在現在台積電二廠 的地方。那時他已準備要離開,我跟他說:「新竹的軟體業目前恐怕無法和台北競爭,第一、軟體業需要的員工不多;第二、這些人喜歡在大 都會生活;第三、這兩棟軟體大樓造價很貴,要是沒有人租,管理局財務負擔會很重」。所以我建議將這兩棟大樓規劃做多功能用途,而且先 蓋一棟看看。就這樣我們先蓋一棟,而且換一個地方蓋,把原來那塊地給了台積電及世界先進。當時這棟高層廠房的樓地板面積等於是園區所 有標準廠房的樓地板面積,而剛蓋好時又碰上經濟不景氣,且租金因造價高而高於一般廠房,一下沒有人租用。後來我們決議降低租金,碰上 景氣一來時,一下就用光了,其中最高的三層則成為太空計畫室的總部。高層廠房蓋了一棟之後,我們沒有再蓋第二棟,一來太貴了,二來那 塊地給太空計畫室蓋測試廠房了。但是早期我們蓋的廠房都只有兩層,又太浪費了,因此我請當時五組組長朱珍甫研究,幾層才是最適中,大 家討論後決議四?五層最合成本效益,以後我們就都建四?五層的廠房。可惜,朱組長提早退休後沒幾年因癌症過世,真是人生無常。

(六)三期土地徵收

  我在園區十年中最辛苦、也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三期土地徵收」。我常跟朋友講:「公務員沒有徵收過土地,就沒有見過滄海。」 要感謝周山一副局長、六組楊文科組長和兩位科長及同仁的辛勞。周副局長個性溫和,無論業主如何抗爭,他都能很有耐心地跟他們溝通;楊 組長則率領同仁在前線辛苦工作。有幾次我們和地主開協調會,因為地主們大多講客家話,還特別請楊組長做翻譯,我真沒想到在台灣開會還 要翻譯,也更體會到共同語言的重要。三期徵收土地的預備作業是李局長在時就開始的,但進入實際徵收工作則是由我接任後開始,包括新竹 市約200公頃及新竹縣約320公頃的土地。徵收過程中有幾件事是非常非常讓我無法忘記的,包括如何溝通、疏導地主們(大部份是農民)的大 大小小抗爭,如何化險為夷、辦完兩次協調會,最後如何完成市地200公頃徵收,而在不得已但一切合法的情況下放棄縣地320公頃。現在三期 市地成了園區最重要的部份,但很少人能體會到我們當時的痛苦,前新竹市長童勝男也貢獻良多,真謝謝他!

(七)竹南銅鑼加入竹科

  三期土地徵收的抗爭事件,在立法院遭到苗栗縣立委何智輝的質詢,他表示苗栗歡迎竹科來擴建,由縣政府送來三塊土地供我們評估 :竹南、銅鑼、後龍。鑒於新竹縣地的教訓,我們要求土地一定要保證三個月內順利取得。原來評選第一名的是後龍,但抗爭不斷,地方人士 沒有辦法完成提供土地的同意書,我們只好放棄。劉兆玄主委上任後表示:其餘的兩塊地都可以要。這就是竹南、銅鑼兩個基地的由來。竹南 基地是以生物科技為主,其中很大一部份是給國家衛生研究院及養豬研究中心;銅鑼則還需要二階段環評,預計八十九年底開發。

(八)南部科學園區

  為了均衡區域發展,夏漢民主委的時候,覺得需要在南部設一個園區。當時科學園區還沒有那麼有名,各縣市對於設立科學園區也沒 有那麼熱衷,我們還廣發英雄帖,徵求各縣市提供土地。後來園區範圍縮小到嘉義以南,當時真正能用的是高雄路竹和台南歸仁兩塊地。後來 是因為新市鄉鄉長來找我們,他說道爺台糖的土地是很適合的地點,我們先去看了這些基地,覺得歸仁基地太小,週遭也有點亂,因此才把歸 仁換成新市基地。今天南部科學園區會設在新市,新市鄉鄉長是很重要的功臣。

  路竹和新市兩地的評選過程是步步為營。光是兩地資料的蒐集就花了一年,評選委員名單也經過兩縣縣長同意,務期做到公平公正客 觀,過程無懈可擊,讓雙方都無話可說。新市雀屏中選的重要原因在:它完全沒有開發,未來擴展的可能性很高;而且陳唐山縣長的簡報和現 場安排非常有條理組織。看完現場後,評選委員心中似乎都已印象深刻。所以後來選上新市基地,陳縣長功不可沒。猶記得當時從台南回程的 機上,宏?眲I振榮董事長還跟我說:「局長,你應該把兩塊地一次拿下,但分期開發,因為半導體產業未來幾年需要的地,現在就可以算得出 來。」施董事長的想法後來因種種因素沒有實現,但今年(八十九年)初,因為南科大面積的丘塊土地都已分配完,且我們為了促進南部高科 技產業聚落形成,又正式把路竹基地選為園區用地。

  因為竹科的經驗,我們在規劃南科的開發時就與竹科有所不同。第一、土地的分割區塊較大:南科要讓大公司有十年的發展空間,而 不向竹科一家國際級的大公司廠房蓋在不同的好幾個地方。土地分割區塊較大,也可以節省政府開發道路工程的經費及時間。第二、政府萬能 的觀念要改:竹科時代政府萬能,管理局什麼都做,譬如辦理學校。南科則改變做法,只出土地,國中、國小由縣政府辦,外語學校由民間辦 理。第三、水電自給自足:南科一定要做到當外面停電時,區內還是有足夠的電量供應;所以我們留了土地給變電所和民間蓋電廠用,又留了 地處理廢水回收。第四、規劃南科四周特定區:讓服務業及衣食住行育樂等功能都能在特定區解決。第五、園區與地方互動密切:因為特定區 的規劃讓南科勢必與縣政府相互往來頻繁,關係也較密切。

(九)薪火相傳

  八十五年暑假,我離開管理局回來國科會服務,但仍負責督導園區的業務。王弓先生來接局長的位置後幾天,我請他在辦公室聊聊。 我對他說:「我在那裡十年,對那裡的人和事都非常瞭解,不過你應該有你的想法和做法,因此,除非你來問我,否則我不會主動給你意見。 做好了,credit是你的,做不好,We share the blame!」

  在行政上,管理局是個很獨立的單位,局長是個政務官,本來就該有很大的揮灑空間才是。爾後黃文雄主任接任局長,我也把這段事 和話向他提起,同時也把我在園區十年很重要的心得之一告訴他,那就是:「『沒有事』是很難的事!」

四、前瞻與祝福

  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挑戰。當年徐賢修主委建議創設園區時,能不能做得起來都沒有把握,遑論有人能想到它會發展到今天這個規 模。由於園區快速發展的結果,也產生很多問題。因為繁榮而產生的問題,需要政府來解決,從廠商的角度看,政府是沒有中央、地方的區別 ,所以問題要中央、地方不分彼此、合力解決。這需要管理局、縣、市政府的共同努力,當然廠商的積極參與也是正面的。

  為了讓台灣的產業升級,我們必須營造一個較佳的環境來吸引海內外高科技人才來創業,台灣整體環境不夠好,我們也沒有辦法在短 時間內改善所有地區,所以先從園區做起,希望能從「點」的突破,擴展到「面」,有朝一日讓全新竹地區或全台灣都能達到已開發國家的環 境。因此新的科學園區的開發,必須兼顧「生活、生態、生產及研發」的原則,形成一個區域性的科學城。假如北、中、南高科技產業聚落形 成後,各區域都有高速鐵路、高速公路、高速網路連結起來,「科技島」的硬體架構就形成了;如果能在每一個科學城中注入人文及文化氣息 ,這就形成文化科技島。讓我們一齊來祝福「竹科」,也讓我們一齊來祝福一個「人文科技島」早日到來!

回頁首

向您致敬

--記一起打拚的伙伴

中央大學教授暨工研院顧問 王弓(管理局第四任局長)

我與科學園區的淵源

我很幸運!在科學園區發展的二十年間,從不同的角度參與園區建設。民國71年,我由波士頓返國開會並參訪竹科,在塵土飛揚的土地中 就感受到工作團隊的強烈使命感。何宜慈先生豪氣干雲的說:「我和童虎先生合起來在美國有數十年參與高科技產業的工作經驗,在新竹我們 一定可以成功地建設台灣的高科技園區!」75年起,在工業局擔任顧問,也目睹楊世緘先生規劃並推動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產業的建立。78年 ,在童兆勤先生的督導下,何俊輝與彭台臨委託中大檢討園區的發展續效,我協同陳忠榮、林建煌以及後來加入的羅庚辛與蔡明宏等教授參與 研究。79年,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中華民國委員會林大侯教授委託我參與在香港及上海舉行的科學園區策略研討會,並報告台灣的經驗。81 年,在科技委員會主委黃世惠先生的領導下,我們為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編輯了科學園區發展策略專書,收錄美國矽谷、台灣竹科、日本筑 波、韓國大德、澳洲阿德雷及新加坡等六個成功的案例。82年,在亞洲生產力組織的研究計劃中,探討宏?硍偎峇仍韭慾膝q技術移轉、吸收與 創新。然而,最讓我感到驕傲的,就是85年中到88年底,那段與園區伙伴一起打拚的經驗。

  85年,劉兆玄先生轉任國科會主委,邀我參與園區的建設。我與劉主委並不熟識,在意外之中對於能參與這個榮譽的團隊與挑戰的工 作亦極感光榮。在獲得行政院公平會趙主委的諒解與支持後,於七月加入園區工作。

群策群力如火如荼

推動台南科學園區

  劉主委對於園區的布署在:(一)加速南科及竹科三期的建設,(二)積極推動苗栗四期的計劃,與(三)持續提升竹科的發展。

  南科在童兆勤先生督導下,由楊文科率黃俞昌、王興國、傅金門等帶領各工小組積極進行基礎設施之工程。同時,許勝昌率六組進行 規劃與地政作業,由黃慶欽、林梅秀、李佳臻協調中華顧問工程司林文松、建築師張樞、黃文亮、夏漢明等進行景觀規劃、區塊設計與特定區 開發策略規劃。王莉娟、陳季媛、劉啟玲進行地政作業土地徵收。董良生、吳淵博則積極招商。曹常通、黃駿堯、陳君卿規劃國際學校。顏宗 明、呂理焜協調工商服務與安防。

  南科就產業發展而言屬新生地,推動策略上著重以旗艦廠商領銜,率領關聯產業整體進駐,繼而帶動衍生的產業創設。投資組同仁全 員出動,由組長起,每人設定額度目標鼓勵廠商南下。竹科廠商反應極為熱烈,國外高科技業者亦積極參與。台積電的張忠謀先生率布魯克總 經理、黃彥群副總表示願以一年一廠的速度,在南科建八吋及十二吋廠。同時指派林俊吉先生配合建廠事宜。管理局同仁亦與林俊吉先生研究 美國華盛頓州提供台積電六廠的優良建廠條件,作為南科建設的基準。聯電的曹興誠先生與宣明智總裁則提出經國際競圖、區中有區的五千億 投資計劃。兩個旗艦集團十年內的投資計劃已達一兆台幣。而達?盓黤O耀、奇美的許文龍、美商康寧則積極推動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產業之 建立。茂矽、日商羅沐半導體、英商勒波特、美商應用材料及科林研發規劃設置半導體上下游的產業。新興的無線通訊與生物科技如怡安科技 與神農製藥亦陸續提出申請。

  南科土地原計劃由台糖出租,劉主委預期土地租金將成為南科發展的困擾,遂向中央反應。經李總統指示行政院協調解決,經建會江 主委與經濟部王部長協調科管局與台糖公司尋找更佳之安排,在法規限制下最後決定由科管局徵收。管理局由王莉娟、陳季媛、劉啟玲進行徵 收準備。劉明慰、陳淑珠完成十年財務規劃,報經建會核准並獲中長期資金之支援。管理局隨即向台南縣陳唐山縣長報告,並由縣機要秘書王 幸男安排各種說明會,由管理局簡報以尋求地方之共識與支持,迅速完成相關作業。劉主委在問題尚未成形前,就拔除危機引信的作法,至今 仍為同仁所樂道。

  南科工作快速展開,工作負荷日益吃重。人事行政局陳庚金局長,專案核撥三十個員額,支援南科建設。科管局專案進用,精挑細選 能力強有使命感的生力軍,先於竹科磨練有成,再派駐台南服務。優秀的團隊固然是南科順利推動的因素,更重要的是管理局與台南縣政府水 乳交融合作無間。陳縣長率縣府團隊與科管局成立聯合工作會報,每月輪流在台南與新竹舉行。查核進度、發現並解決問題。明快順暢的進度 ,使參與南科建設的同仁應當都有極高的成就感。除了工作默契外,科管局與陳縣長也有共同的理想:我們並不是把竹科搬到台南,而是把南 科建設得像未來的舊金山灣區。

竹科苗栗四期擴建

生技產業挑起大樑

  當南科建設如火如荼地展開時,苗栗四期擴建也未曾稍緩。劉主委的政策是:整體規劃要專業、前瞻、超然;推動策略要尋求政府與 民間、產業與社區、中央與地方都贏的組合。管理局委託受產、官、學各界敬重的辛晚教先生、楊重信先生、黃健二先生、林建元先生、郭年 雄先生、孫弘先生、曹興誠先生組成審議委員會,並推舉辛晚教先生任召集人。經無數次的會商、現勘、辯論與公開說明,終於確定保障基地 永續發展的共識原則。

苗栗提出的銅鑼基地一千一百公頃,由科管局、縣政府及民間組織聯合以各種方式開發。科管局只徵收其中約三分之一的面積,開發成以 研發、創新及輕製造的發展核心。其他面積由縣政府規劃開發成包括文教、工商服務與高品質社區的高科技資源區。

竹南基地只有110公頃,推動過程中為配合國家衛生院的進駐,以及楊政務委員推動的生物科技發展專案,而設計成生物科技專區。國家 衛生院佔全區面積達百分之四十,未來將進用數千生技專家,進行各種生物、醫療、藥品之研究工作。再加上原有之台糖公司畜產研究所、農 委會所屬養豬研究所、比較心臟研究中心,基地己有極豐富的生醫資源。經委託工研院生醫中心規劃,未來再引進大學生醫院、所並設置先進 之共通基礎設施如純水、純氣、冷凍、發酵等系統,以及資訊電訊及會議中心,竹南基地將成為世界上極為優秀的生醫園區。不但可整合國內 生醫資源,加速創新與小而美創業,更可結合竹科在資訊電子半導體通信與微機電的既有優勢,創出嶄新的領域。

生醫產業的孕育期極長,而竹科資電通的需求成長極速,為求務實發展,綱要計畫中也考量先建標準廠房短租給資訊、通訊、光電、軟體 業者,以充分實現竹科既有的優勢,待生醫漸次成長再轉租與生技產業利用,以收確保發展生技之前瞻優勢並維持園區財務穩健之雙重目標。

新竹科學園區快速發展

交通水電環保問題浮現

  科學園區的發展構想極為前瞻,一九八0年全球的科學園區數屈指可數,當時發展的壓力與各界的質疑不難想像。所幸工作團隊與企 業家仍能奮力不懈,到一九九0年己有相當成績。而九0年中期就廠商家數、就業人數、營業額與產業結構則達到起飛的階段。快速地成長消 除了發展的隱憂,接踵而來的是對公共服務的強烈需求壓力。水、電、氣、土地、廠房、道路、停車、環保、綠地、學校、工商服務雖然不斷 擴充,似乎仍趕不上科技產業成長的速度。

  交通是園區所有從業員工共同的夢魘。園區從業員工在短短數年內由兩萬到四萬到六萬捌萬,上下班的擁塞比台北的東西區還糟。立 委林政則、柯建銘、鄭永金向交部爭取設置園區直通中山高之交流道,經許介圭次長拍板定案,園區大門立體交叉銜接公道五的工程也隨後推 動。蔡仁堅市長也指示主任秘書李宏生與管理局的呂理焜、彭文祺、馬新民組成交通戰鬥小組,整頓光復路、鼓勵竹市大客車同業公會安排二 十四輛遊覽車提供四線聯外公車服務。園區內修改路型、使用調撥、鼓勵公車、共乘甚至加強交通違規拖吊,最後也提出推動新竹輕軌捷運規 劃。相關同仁日以繼夜、人仰馬翻,交通雖有改善,但是在高效率高品質的捷運系統出現之前,痛苦可能仍將延續。

  園區環保投資、操作績效為國內各縣市及工業區楷模,各大廠鉅額投資廠密管理亦達國際水準,然而隨園區快速成長環保爭議也於民 國86年底爆發。社區民眾抱怨、環保團體及媒體對污水排放的指責與疑慮聲浪極大。為了澄清疑慮,管理局於排放口設置24小時全自動監測設 備,全面清查污水廠、污水管、加壓站之操作、營運及管理。園區廠商組成抓鬼大隊,糾察任何違法偷排情形。各區亦成立由不同廠商代表及 局內同仁組成之糾察組,清查所有廠商是否有打井排入地下之違法情形,清查後並由所有廠商簽具切結,若有違法將由管理局立刻驅逐出區。 園區有兩家老廠在開園時因無自來水而申請設立之抽水井,亦立即封閉並改裝自來水,以杜疑慮。同時更邀請清大、交大、中大、台大的環工 教授對園區環保業務提出興革建議,專業的環保業者如吉美公司之林俊男、美商IT公司、台大慶齡中心的王充更對污水處理體系以及環保作 業的QA、QC擬訂具體計畫逐步實施。為因應營運進一步成長,污水廠三期擴建也立即加速推進。另外,也對引進國際知名環保業者承購, 或以國際招標方式接受委託營運的可能性進行探討。

  園區三次廠房火災,也受各界矚目。陳俊偉、鍾錦海、朱振群、蔡文火協同國科會防災小組的教授、工研院工安衛中心、園區同業公 會的工安衛委員會如牟科俊、周星爐、蕭訓山等先生以及各公司之安衛經理,由廠房設計、設備至管理全面檢討。保險公司與消防組織也配合 實務的檢驗執行。

前瞻規劃再創新猷

  除了整頓內務之外,開展的作為也同時進行。資訊室杜啟祥與園區NII委員會持續推動各項資訊網路的建設。委託工研院試驗寬頻網 路服務,東訊公司推動IDSL實驗計劃,東森多媒體以BOT建HFC寬頻實驗社區網路。進而公開招標,將管理局資訊中心委託民間經營。經鍾乾癸 、袁桂生、游張松等專家的協助審議,由美商IBM公司得標。園區從此得以運用IBM全球資源,提升資訊通訊及網路的服務。

  楊政務委員為推動園區研發的國際化,也推動清大交大工研院與管理局與麻省理工學院進行具體的合作計劃,為前瞻發展再佈新局。

  園區發展罄竹難書,其實相當重要的是產官學社區一體,業務上競爭建設上合作。園區內的企業領袖以及專業人員,投注極多的心力 在整體發展,以貫徹產業自治的目標。最後我也要特別感謝園區同業公會理監事會的成員,特別如孫弘、曹興誠、宣明智、曾繁城、黃彥群、 敖景山、張致遠、劉兆凱、盧超群、謝其嘉、金世添、楊丁元、倪國煙等等對整體園區發展的貢獻。


維護組室:企劃組  
更新日期:2014-12-12
回上頁圖示 回至最上方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