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資料:
-
公司設立登記日期:0820203
地址:新竹科學園區新竹縣園區二路56號3樓
電話:03-5777818
傳真:

|
 |
公司簡介:
|
創立於1990年,捷耀光通訊是專業光纖通訊產品的研發及製造廠商,也是國內唯一致力於光纖量測通訊產品以及光纖網路相關產品研發的公司。早期於1991年生產光纖數據機,於1992年,optical terminal board,於1993年光纖資料整合網路系統,在1996年完成loss tester, power meter, light source的生產線,1998年的OTDR,及 2001年完成 VF-45光收發組模 (transceiver) 的研發與製造。捷耀光通訊是台灣少數通TL9000認證的製造商,此外,TL/ISO9000認證的通過,使捷耀光通訊對客戶在產品品質的要求上有更高的承諾。 隨著捷耀光通訊在國內的光纖光電科技產業的穩定成長和專業的技術,已引起國內外業界重視。目前與美國3M公司進行策略聯盟,營運潛力無窮。捷耀將秉持「務實、專業、前瞻」之理念,繼續向前邁進。
近年來本公司持續穩定的成長,為追求永續經營、以及未來發展的需要,捷耀光通訊在1998年興建新廠房,以期增加產能,拓展營運績效。新大樓於1999年六月底完成,座落於新竹科學園區工業東一路2之1號,樓高八層,地下停車場二層。
新大樓的主要特色,是與3M公司合作架設Volition光纖網路FTTD (Fiber To The Desk) 系統,即是以光纖作為資訊傳遞之網路。目前本棟新大樓是採用全光纖做為資訊傳輸系統的辦公大樓。
捷耀光通訊強調尊重個人、信任員工的管理哲學,將員工視為最大的資產,著重內部溝通,網羅全球各地優秀人才加以培植訓練,使員工在坦承開放的環境中各展所長。在追求企業永續經營的理念上,捷耀科技不斷致力於對科技、經濟、文化和社會各方面的貢獻,堅信科技創新的成就以促使人類生活品質提昇。對於捷耀來說,兼顧短期目標及長期經營計劃,將是捷耀所面對最大的自我挑戰,未來將以提供顧客獨特、具有價值及嚴密的捷耀創新經驗,並與各項跨產業進行深度整合,提供更多更完善的產品及服務。 |
|
 |
創新產品: |
 |
 |
VF-45光纖連接器設計與製造是我們這次得獎產品的主題。 在三種被IEEE規範而用於光通訊的光纖連接器中(VF-45,MTRJ,LC),VF-45光纖連接頭是唯一不需使用陶瓷套環的連接器,而VF-45光纖連接器由於結構簡單(不需要很多零組件與套環),用於光纖區域網路可使其架設成本更便宜,並實現光纖區域網路的架設。
第一項創新的產品為"frontsided"小型光纖收發器(Small-form-factor transceiver)。我們的小型光纖收發器放棄傳統的"backsided"設計而採用"front side"的設計,其主要的差別在於"backsided"設計為傳送與接收模組以PC板為界,在光纖連接頭的另一側:而"front side"的設計將傳送和接收模組與光纖連結頭設計為在PC板的同一介面。另外,"backsided"設計需要一個與傳送接收模組一體成型的微小矽透鏡(在製作上十分麻煩);而front side的設計可以簡單而有彈性地用現有的發光二極體(LEDs)和光偵測器(PINs)並配上經過光學設計的V-Groove,即可完成簡單而完整的光接收與發射元件,而此元件不只可以用在此項產品中,也可適用於其他更高速的光收發模組的設計上。
第二項創新產品為世界第一個dual V-Groove光收發器。此項設計為將傳送與接收端的V-Groove光纖連接頭結合在一起,經由3M的共同研發設計,dual V-groove配合市面上販售TO-CAN元件的凹槽結構,可和TO-CAN結合成光收發模組。基於此項設計我們成功製作世界第一個VF-45 Gigabit 光收發器。
第三項創新產品為世界第一個單模(single mode)傳輸VF-45 光收發器。此項產品使用850nm波段的垂直腔表面發射二極體(VCSEL)當作光源,加上為此光學系統設計的V-Groove光纖連接頭,並且使用模態分離器(mode stripper)去除在光纖傳輸的第二個模態。此項設計可以大量地減少單模光纖傳輸網路的費用,並且使單模光纖到家的計劃得以實現。 |
|
 |
創新產品研發人員:
- 此研發團隊由捷耀科技技術長楊丙 博士所領導。
首席科學家李立行博士負責光學設計。 關耀宇負責光機設計與鑄模。
張錫麟經理,姚台煒博士,蘇瑋柏,歐明泰, 陳俊宇負責電路設計以及測試平台。
林振新負責基礎原形的電路設計和實現; 陳燕鈴負責電路板layout;胡志強經理負責產品生產。
左起後排: 黃敦、王育隆、蘇瑋柏、林振新、陳俊宇、林恭如、關耀宇 姚台煒、詹德威、徐學群 左起前排: 李立行、楊丙 、許綠萌

|